唐代的名将如星辰般璀璨,其中不乏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人物,比如李靖、李勣、郭子仪、李光弼、李晟与韦皋等,他们的英名传遍四方。然而,在这些众多的杰出武将中,有一位将领,他的战功辉煌,几乎可以媲美任何一位大将。他屡次征战四方,摧枯拉朽地摧毁了三国,令敌人闻风丧胆。他不仅极大扩展了唐朝的疆域,从东到朝鲜,西至波斯,版图一度达到空前广阔。这个人便是唐朝一代战神——苏定方。
苏定方,字烈,世称定方,出自河北武邑,后迁居陕西兴平。其父苏邕,早在隋朝末期,便聚集了数千人马,誓师为郡内扫除贼寇。年仅十五岁的苏定方便显示出过人的勇猛与智慧,随着父亲参与战斗,每每冲锋陷阵,名声渐起。父亲去世后,他继承父志,统领部队,成功击败了清河的张金称和邯郸的杨公卿等贼寇,追击至数十里外,斩杀敌军无数,震慑了周边的叛乱势力,使得所在的郡境一度安定。
彼时,群雄割据,天下动荡。苏定方先后投奔窦建德和刘黑闼,在战场上屡屡立下赫赫战功。随着窦建德和刘黑闼的相继死亡,苏定方又返回故乡,隐匿一时。
展开剩余74%贞观年初,唐朝急需安定边疆,便任命苏定方为匡道府折冲大将军。630年,李靖率领大军驻扎碛口,苏定方以两百骑兵为先锋,出奇制胜,突然袭击东突厥的可汗颉利牙帐。虽然颉利可汗仅带少数骑兵逃命,但苏定方率兵斩杀敌军数十,余者投降。李靖率大军继续追击,最终斩首万余,俘虏男女百余万,牲畜无数。颉利可汗被俘后,东突厥灭亡。此战后,苏定方因战功被授予左武侯中郎将,后改任左卫中郎将。
永徽六年(655年),高丽联合百济与靺鞨联手攻打新罗,攻占了新罗北境三十余座城池。新罗求援于唐朝,唐高宗李治命苏定方与程名振率军一万前往征讨。苏定方迅速渡过辽水,力破高丽军,斩敌千余,焚毁敌军外城与村落,成功逼退敌人。回师后,唐朝封他为右屯卫将军,封临清县公。
同年,苏定方随程知节征讨西突厥。担任前军总管的他,以五百骑兵突袭敌营,追击二十里,斩敌千五百,令西突厥元气大伤。然而,由于副大总管王文度对其功绩心生嫉妒,程知节犹豫不决,唐军最终未能一举灭敌。
显庆二年(657年),苏定方再次受命,担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,再次征讨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。在这一战中,苏定方采取出奇制胜的攻守结合策略,最终大破西突厥,捉拿贺鲁,获得四十余万俘虏与大量牲畜,将安西都护府迁回高昌。西突厥诸部也因此归附于唐朝。苏定方凯旋归来后,身着戎服将阿史那贺鲁献上,唐高宗大加封赏,晋升为左骁卫大将军,并封他为邢国公。
显庆四年(659年),苏定方在乌海之战中,凭借少数精兵大破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。同年,他随军西征,攻破了葱岭的于阗,并大破叛军,迫使都曼自缚投降。此次胜利为唐朝西域的安定奠定了基础。
接下来的几年里,苏定方参与了对百济的征讨。660年,他率领十万水陆大军征讨百济,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大破敌军,逼迫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出城投降,百济彻底被纳入唐朝版图。虽然百济的遗民由于纵兵掠夺而反抗,苏定方仍然坚守职责,成功平定叛乱,百济最终彻底归顺。
但苏定方的征战并非没有争议。虽然他在扩展唐朝疆域、建立西域稳定等方面功勋卓著,但也曾因过度掠夺民众而留下负面评价。尽管如此,苏定方一生忠诚、廉洁,是唐朝最为出色的军事将领之一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苏定方的形象在民间的评价变得复杂。在后世的小说与评书中,苏定方常常被描绘成反派,甚至与罗艺、罗成等人物产生矛盾,最终导致他身败名裂。但真实的苏定方,却是一位真正的名将,他的英勇与智慧为唐朝疆域的扩展与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苏定方一生戎马,死时已七十六岁,享年高寿。他的军事成就和为国捧回的荣耀,足以与霍去病、窦宪相提并论。尽管后人对他有不少误解与抹黑,但他毕竟是唐代历史上的一位不可忽视的传奇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森利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