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可以!我帮你改写一下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写,让内容更丰富。
---
头条文章养成计划:秦琼究竟是怎样的人?他与单雄信、程咬金到底是不是结拜兄弟?从隋唐的史书和演义小说中,我们会发现截然不同的答案。
历史书籍往往由胜利者书写,虽然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并非唐朝亲自编撰,但后晋的刘昫,以及宋朝的欧阳修、宋祁、范镇和吕夏卿等史学大家,在整理唐史时,主要依赖唐代的官方档案。也就是说,如果李世民对宫廷档案进行了修改,后人就只能依据这些被篡改的记录。因此,史书中的记载很难完全还原历史真相。
在这两部唐史中,秦琼与单雄信、徐世勣的交情并不深厚。更不用说所谓“锏卖马”的故事,完全是无中生有。秦琼身为隋朝左翊卫大将军、荣国公,同时也是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张须陀的心腹重将,手握正六品建节尉军职。连地方县令见了他都得毕恭毕敬,谁敢轻易冒犯?这与演义中那个卖锏的小人物形象相去甚远。
展开剩余83%值得一提的是,秦琼的老上司张须陀,正是被翟让、李密、单雄信、徐世勣、王伯当等人在大海寺之战中击杀的。因此,秦琼与瓦岗军之间,存在着不小的仇怨。秦琼真正的挚友,是同乡的少年英雄罗士信——两人皆来自山东齐州府历城县。此外,他与来自济州东阿县的程咬金关系密切,后者是东阿县令的女婿,也是地方民团的领导者。秦琼还与陇西狄道(今甘肃临洮)出身的牛秀、牛进达(小说中称尤通尤俊达)以及东郡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)的吴广、吴黑闼(不是刘黑闼,刘黑闼曾是瓦岗军将领,后来自立为汉东王)保持良好联系。
李密的错误指挥使瓦岗军陷入分崩离析,许多瓦岗英雄各自散落。细看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,窦建德麾下不仅有刘黑闼,还有后来投降唐朝的魏征和徐世勣。王世充则拥有单雄信,同时还短暂掌控过秦琼、程咬金、罗士信、裴行俨——这五位瓦岗军的顶尖高手。王世充以“皇泰主”(越王杨侗)的名义封他们为将军,其中单雄信官职最高,位列大将军,秦琼紧随其后,担任龙骧大将军。
唐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二月,在程咬金的建议下,秦琼率领牛进达和吴黑闼公开向唐军投降。秦琼等人光明正大地向王世充辞行,转而追随李渊,支持能够统一天下的力量,并非偷偷摸摸逃离。
秦琼离开后,身在外地率兵的罗士信也抓住机会跟随归唐。单雄信和裴行俨(历史原型是小说中的裴元庆)则选择留下。三个月后,裴家父子遭到杀害,而单雄信则因随王世充降唐而被斩。
秦琼没有救助裴行俨和单雄信,并非不讲义气,而是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:裴家父子希望推翻王世充,复立皇泰主;单雄信感激王世充歼灭瓦岗军李密主力,间接替翟让报仇(翟让是单雄信的老交情好友)。秦琼与程咬金等人在战场上向王世充一拜,表示断绝关系,誓言将来决战时不会手下留情。
如果单雄信和裴行俨能与秦琼一起归唐,悲剧也许不会发生。正如古语所说,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秦琼和程咬金的选择是明智的,而单雄信、裴行俨则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了代价。历史自有公论,是非曲直终将明晰。
秦琼和单雄信志向不同,各有主张,所以不救单雄信并不能抹黑秦琼的人品。真正让秦琼背黑锅的,是《旧唐书·列传第十八》和《新唐书·列传第十四》中两段含糊不清的记载:“(武德九年)六月四日,从诛建成、元吉。事宁,拜左武卫大将军,食实封七百户。”“及平隐、巢,功拜左武卫大将军,实封七百户。”
字面上看,秦琼似乎参与了玄武门之变,随李世民一起屠戮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。电视剧中更有描绘称李建成被秦琼一锏打下马,随后遭李世民命令斩杀。
然而,玄武门之变极其血腥残酷,建成、元吉兄弟二人遭杀,其十名儿子也被全数斩杀。建成年仅三十八,长子承宗早逝,其余儿子如承道、承德等均被株连;元吉死时仅二十四岁,子嗣亦无一幸免。若秦琼真参与了此事,并对李渊家族痛下杀手,无疑会被视为人品有瑕疵。
古人讲究“看佛不看僧”,李渊对秦琼极其器重,甚至愿意割身肉给他吃。秦琼即使铁石心肠,也不会忍心对养育自己、曾厚待自己的老皇帝亲骨肉痛下杀手。
来护儿麾下时,秦琼被高度评价:“此人勇悍,且有志节;兼具文才与武艺,节操完整。”这样的高风亮节人物,怎会轻易涉足玄武门的腥风血雨?两唐书中对秦琼的记载语焉不详,恐怕是李世民为了显得行动正义,故意将秦琼“拉上马”,为自己增添正统色彩。
玄武门之变中被重用的“十干将”名单中,没有秦琼的名字:“六月四日,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、侯君集、张公谨、刘师立、公孙武达、独孤彦云、杜君绰、郑仁泰、李孟尝等九人伏击建成、元吉,平之。”
这十人当时多无爵位,最高的是上党县公长孙无忌。秦琼虽列入功臣名单,却未获特殊封赏,所谓“左武卫大将军”不过是新君继位时的常规晋升,并不能证明他在玄武门有卓越贡献。
秦琼选择不参与玄武门之变,是合情合理的。李靖和徐世勣(归唐后赐姓李,后为避讳改名李勣)早已保持中立,且受李世民尊重,秦琼同样中立,无需参与这场血腥夺权。
玄武门战况凶险,李世民差点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。尉迟敬德孤拳难敌四手,幸有张公谨守住城门,才保住了李渊三个儿子的性命。秦琼作为唐军第一单挑高手,加上程咬金的勇猛,他们若真在场,李世民一方不至于如此艰难。
史书不可全信,也不可全否。直到1986年,程咬金墓被盗,其墓志铭刻石难移,揭开秦琼不白之冤。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将领多获得丰厚赏赐,而秦琼却一文未得,显然玄武门之战激烈时他并未亲历。
盗墓后,尽管陪葬品被洗劫一空,但石刻墓志铭清楚记载:“(武德九年)夏末,二凶(太子建成、齐王元吉)叛乱,太宗(秦王李世民)奉诏讨伐。公(程咬金)任其猛将,忠心效力。平定之后,赐绢六千匹、骏马二匹、金饰品等,晋柱国,授东宫左卫率。”
这说明程咬金只是在玄武门之变前表态支持李世民,就获得极高赏赐。秦琼却一无所获,说明他当时保持沉默,没有参与玄武门之争。
秦怀道(秦琼孙子)墓志铭亦未提玄武门之事,反而强调祖父秦琼与尉迟敬德的亲家关系(秦琼儿子娶尉迟敬德孙女)。若秦琼真参与玄武门杀戮,必会被后人铭记称道。
综上所述,史料和考古证据结合,令我们理解李世民为何要在史书中抹黑秦琼:当年参与玄武门之变是荣耀,现今却成污名。李世民借秦琼的功勋为自己贴金,彰显正统,是政治宣传的需要。
---
你觉得这样改写如何?需要我帮你调整语气或者加更多细节吗?
发布于:天津市森利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